欢迎来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工程!

加入收藏  丨  联系我们

高级顾问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朱士光   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国家二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望衡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城市设计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德国特里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应邀在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高级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学、大阪大学等名校做过讲座。主要从事中国美学、环境美学研究,著有《中国古典美学史》《当代美学原理》《环境美学》《CHINESE ENVIRONMENT AESTHETICS》(英国劳君里奇出版社)等专著,曾两次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多次获湖北省政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环境美学史研究》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
 
 
 
萧正洪     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原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
 
 
 
王建民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直接联系专家,中国民族学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史、艺术人类学、新疆民族历史与文化等。社会兼职及参与的学术团体:“985”工程中国民族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文化部节庆活动管理专家咨询组副组长,国家民委《国务院清真食品管理条例》起草工作领导小组顾问,国家哲学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全国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节日志》副主编,《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编委会副主任,国家哲学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唐卡文化档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访问教授,法国里昂第三大学高级访问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研究员,台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境内多所大学特聘或兼职教授、研究员,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旅游指南”栏目“Ethnic Odyssey”系列学术顾问,美国中欧亚研究学会会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新疆民族艺术与国家认同研究”首席专家(2016-2020),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民族学史”,主持人之一(1996-1998),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本土条件下的人类学方法论研究”,主持人(2002-2007).代表性成果专著《中国民族学史》(上、下卷,其中下卷合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998年),《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百年纪事》(合著第一作者,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新疆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厚德载物——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合著第一作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中国跨界民族》(合著,民族出版社,1994).译著《西方人类学新教材译丛》(第一主编,华夏出版社,2008),《艺术人类学译丛》(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第一译者,华夏出版社,2006、2009),主编的著作《学科重建以来的中国人类学》(第一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20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经典著作丛书》(副主编,民族出版社,2004年起),《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
 
 
 
杨小平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负责人  ,南充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川北历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副主任。
 
 
 
许建平       河北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二级)、博导,古代典籍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特殊津贴专家,《文化中华》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国际研究院中方院长,世界汉学会中国学会学术副会长。中国金瓶梅研究学会(筹)副会长。
 
 
 
 赵建军       博士,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任江南大学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从事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结构论》《映彻琉璃:魏晋般若与美学》《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史》《中国饮食美学史》《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美的代码与意蕴》《存在与转换:幻象美学本体论研究》等。
 
 
 
章利国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后合作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专家组成员。
 
 
 
胡治洪   博士学位,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儒家文化研究》辑刊副主编、中国哲学史学会学术促进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朱子学会理事、湖北省周易学会理事、湖北省国学研究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和中国现代哲学。
 
 
 
李令福   中国古都学会秘书长、陕西师范大学研究员
 
 
 
王国良    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史方向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安徽大学“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主任,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安徽省孟子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安徽省庄子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中西哲学比较与新儒学研究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王茹芹    中国商业史学会会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全国商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谢阳举      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哲学与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常委,民革西大支部主任,主要从事道家道教哲学、西方哲学史和当代环境哲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吕有祥  哲学硕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从事中国哲学中国佛学教学,整理出版佛教典籍多种,发表中国佛学论文数十篇
 
 
刘士林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交通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分中心主任、国家教育国际化试验区指导委员会委员
 
 
 
陈少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集人。
 
 
 
徐洪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经济学家、教授
 
 
黄玉顺     当代中国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建构了“生活儒学”思想体系、“中国正义论”理论体系。曾任四川大学教授(2000-2010);现任山东“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世界儒联(WCRCC)执行委员、国际儒联学术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儒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学术委员。发表文章二百多篇。出版学术著作《易经古歌考释》、《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面向生活本身的儒学——黄玉顺“生活儒学”自选集》、《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儒家思想与当代生活——“生活儒学”论集》、《儒学与生活——“生活儒学”论稿》、《生活儒学讲录》、《儒教问题研究》、《中国正义论的重建——儒家制度伦理学的当代阐释》(英文版Voice From The East: The Chinese Theory of Justice(英国Paths International Ltd版))、《中国正义论的形成——周孔孟荀的制度伦理学传统》、《生活儒学——黄玉顺说儒》等。
 
 
顾军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主任,文化遗产研究所长
 
 
 
李大华    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四川大学客座教授。为中国哲学史学会会员、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东禅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从事中国哲学、宗教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典哲学、近现代哲学、宗教和文化及其西方哲学。
 
 
 
柴小青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现代企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柳河东    字铁镜,中华儒学会执行会长、北京儒学书院院长、山西省当代儒学研究会会长、三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文化旅游促进会副会长、(香港)中国儒商研究院院长、(澳门)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世界儒释道联谊会秘书长,兼任200余家企业、机关、院校的顾问、导师、客座教授等。
 
 
 
崔伟杰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齐齐哈尔书法家协会 副主席
 
 
 
肖宏发      瑶族,随史学理论家和中国传统文化专家赵吉惠教授专修史学理论,兼修中国传统文化。现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史学理论、文化史和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到2016年止,获得过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3项,参与国家七五星火项目1项,出版《历史学的反思》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及其演变》等专著2部.《两唐书辞典》和《史学概论》等合著4部。
 
 
刘长青  北京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研究所所长
 
 
 
黄震云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社会兼职为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辽金元文学学会副会长、赣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评委、教育部远程教育考务专家;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评审专家;九三学社中央思想建设研究员,北京市九三学社理论组研究员;《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先后获得江苏省政府社科三等奖三次,江西省社科三等奖1次,全国古籍整理出版二等奖一次;中国辽金史学会一等奖2次,中国诗经学会二等奖2次。2.曾为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3、主要学术成就:学者:独立出版著作12种,发表论文400多篇,主编大学教材3种。‚诗人、书法家。发表诗歌100多首,为中国屈原庙、鹿门山等风景名胜题额,在学术会议、考察等过程中未海内外学者创作过书法1000多幅。ƒ开拓了新的以交叉学科为特征的研究路径、方法。如文学和法治研究,出版《法治文学研究》《立法语言研究》皆为首创;又如艺术与考古研究,出版有《历代名画与考古研究》;再如历史与文献研究,出版有《中国诗经学史》《汉代神话史》等,另如民族研究,出版有《辽代文学史》《辽代文史新探》等,皆为首创,被行业内称为百年经典。
 
 
 
罗家祥,1957 年生,湖北天门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政协文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两宋政治史、两宋学术文化史方向学术带头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师从已故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教授。1993 年 9 月- 1995 年 9 月应邀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96 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先后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 2001 年 3 月调入华中科技大学组建历史学科,任人文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入选2005-06年度中美富布莱特学者,并应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邀请赴该系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活动,其间应邀赴得克萨斯大学历史系(El Paso)进行学术讲座。获选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我最喜爱的导师”、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十佳“师德先进个人”。曾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办下达的科研项目《王氏新学与宋代社会》、教育部下达的科研项目《王氏新学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的《从新学到理学 ――11 世纪后半至 13 世纪初年宋学主流的嬗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类项目《两宋学术嬗递与政治变迁》等课题。独著、合著学术著作 5 部,主编有《华中国学》1~8辑,合译学术著作 1 部,在各类刊物和学术论文集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代表作有《北宋党争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宋代政治与学术论稿》(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等。
 
 
李     平   原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现聘为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专家顾问,主持筹建了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主持编撰东北民族民俗系列丛书,主编出版了东北代表性行业作坊卷 
 
 
 
郭占川     沧州市老年书画协会副会长,沧州市老年大学校报总编,沧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河北美术家协会会员,
 
 
 
陈培伦    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美术考级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顾问、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院长、中华旅游书画院院长。
 
 
 
耿松涛     南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为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产业经济(创新业态方向)和旅游企业管理(营销战略方向)
 
 
 
李留海    现为河南省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书画院院长,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国画教研室主任,洛阳市美协副主席,曾任新疆军区画会会长,198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李修建    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秘书长
 
 
 
陈治国     哲学博士,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现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大学中国诠释学研究中心暨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理事,《中国诠释学》副主编,山东省哲学学会理事等。曾应邀访学于韩国首尔大学、天主教辅仁大学、佛光大学等。主要从事现象学与诠释学、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尤其专长于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哲学研究、中西古典哲学比较研究、诠释学与儒学经典诠释学研究等。出版学术著作有《形而上学的远与近:海德格尔与形而上学之解构》(专著)、《宗教与哲学:西方视域中的互动关系研究》(合著)、《知识论读本》(合编)、《中国诠释学》(编著)等。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荣获重要学术奖励5项。长期参与组织、主办或协办“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诠释学青年论坛、“经典与诠释”哲学对话会等学术交流与传播活动和平台。先后入选山东大学首批青年学者未来计划(2015),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6)等。 
 
 
 
姚炎祥   苏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院长,苏州科技大学原书记
 
 
 
叶骁军   苏州科技大学教授、旅游系主任,中国古都学会城市旅游专委员会主任
 
 
 
李    森   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史研究》、《敦煌研究》、《考古与文物》、《华夏考古》、《文献》、《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书法》、《书法》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发现、考证鉴定国家一、二级珍贵文物20多件。出版专著《青州龙兴寺历史与窖藏佛教造像研究》、《青社斋碑志丛稿》,合著《黄河三角洲佛教造像研究》,主编《龙兴寺佛教造像研究论集》,参与修订教育部颁全国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佛教造像研究》。曾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山东省文化厅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合作)。 
 
 
 
扈光珉    山东滨州孙子研究会秘书长
 
 
 
南    宇     女,蒙古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甘肃省领军人才,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1992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管理学士学位;1999年研究生毕业于兰州大学世界史(国际文化交流)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硕士生导师资格;201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专业(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获理学博士学位;甘肃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人文地理学会西北区会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旅游资源分会会员。2013获得甘肃省领军人才,享受省委省政府津贴。
 
 
 
刘强      全球能源智库论坛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能源问题专家
 
 
 
王小甫   历史学博士。1978年秋季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学习,1989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1999年聘为教授。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9月聘为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Peking University Professor of Humanities);2015年12月被聘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985工程”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中国少数民族史。代表性成果《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于1995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并于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2008年获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三十年文科“百项精品成果奖”,在国际学界亦有显著影响(书评两篇)。编有教材《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国 开明开放》、《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等。先后主持“隋唐五代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3-14世纪中国历史的多元文化环境研究”、“6-10世纪中国的族群凝聚与国家政治体制演进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成果获国家民委首届(2000-2005年)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论文类二等奖(一等奖缺)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2006-2009年)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著有《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明》、《中国中古的族群凝聚》等书,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曾赴英国、美国新加坡、韩国、德国、日本、埃及等国进修、讲学、开会,多次到中国周边蒙古、俄罗斯、中亚各国、巴基斯坦、朝鲜等国进行学术考察。
 
 
戴庞海     河南省灵宝市人,中国民主促进会郑州大学委员会委员、社会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河南省委员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国学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旅游文化与规划研究所所长,河南省韶光旅游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南宗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学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郑州服饰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南黄河文化研究会理事、焦作市竹林七贤研究会学术顾问、北京神农书画院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
 
 
 
张礼立   上海海外经济技术促进会秘书长,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信息化及大数据、智慧城市专家
 
 
 
贾云峰      著名旅游创新传播专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 专家 、中国休闲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总裁 。获"中国十大杰出旅游策划人"、"中国旅游策划杰出人物"、国务院新闻办对外宣传最高奖-"金桥奖"、"中国休闲创新奖"等多项国家大奖。
 
 
 
季  强       中国流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秘书长、一带一路工作委员会主任
 
 
 
郭羿承    北京大学美学博士,被业界誉为"中华文化艺术授权第一人" artkey艺奇文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国际艺术授权基金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传播学院环境艺术传播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中国文化部两岸文化合作研究基地研究员、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常务理事、北京798艺术区顾问
 
 
 
杨   敢     贵州省委讲师团电教组组长、旅游教研组组长,教授、博士、硕导、高级经济师,省委决策咨询专家,省经信委特聘专家,2016年省委省政府百名高层次专家,贵州省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贵州省全域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贵州省贵商研究院秘书长,贵州省民间投资企业商会执行会长,(省委组织部)贵州博士联盟执行秘书长
 
 
 
曾海宏      中国世界遗产主题文化博览会筹委会主任、秘书长
 
 
 
张总(Zhangzong)   甘肃敦煌人,1953年生于咸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宗教文化艺术室副主任(2013年退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教授、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宗教学科评议委员、中国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导师、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客座教授、韩国釜山大学中国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许尚枢        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朱封鳌     天台山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会副会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天台县志总纂
 
 
 
周琦         台州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天台山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唐佳文       浙江绍兴新昌县文史专家,《新昌山水文化》主编
 
 
 
唐樟荣        原浙江绍兴新昌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徐跃龙        原新昌县政协秘书长兼文史委主任,天姥山文化研究会负责人
 
 
 
吴锡培        新昌县佛教协会秘书长
 
 
 
释正涵        新昌县大佛寺文化研究会、莲华禅院主持
 
 
 
吴光正      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师从黑龙江大学刘敬圻教授、哈尔滨师范大学张锦池教授、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罗世平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海南大学文学院讲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教授,现任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水浒学会副会长,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戏剧学会理事,中国西游记文化学会理事。曾担任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访问学人、南华大学文学系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道教文学、佛教文学、明清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文学与图像等课程的教学和研究。
 
 
 
杨晓国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
 
 
 
薛秀军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后,厦门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主要从事文化政策与文化战略、管理哲学等研究。
 
罗颢          上海古籍出版社资深编辑
 
 
 
李向平      华东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第七届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央统战部宗教工作咨询组特约专家、 全国社科基金学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中央统战部宗教咨询工作组专家、中国统一战线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基础理论上海研究基地研究员。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学会宗教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常务理事。
 
 
 
解维汉     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陕西省楹联学会副会长,西安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应邀 为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撰写宁夏 / 陕西、湖南/ 湖北、贵州/ 四川、重 庆/ 天津共4副串场春联。岀版有《中国名山胜水楹联精选》《中国佛道儒教楹联精 选》等10部专著。曾获陕西省孙髯翁奖、中国对联创作奖、第二届梁章钜奖提名奖、全国联坛“十杰”等荣誉称号。
 
 
 
麻天祥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珞珈杰出学者、郑州大学“中原历史文化”特色学科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湖南师大历史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马工程《宗教史》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现代宗教学术史研究》首席专家、《中国哲学史》专家组主要成员等。曾任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北省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已出版学术专著《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中国近代学术史》、《汤用彤评传》、《20世纪中国佛学问题》、《中国宗教哲学史》等41种66册,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宗教研究》、《哲学与文化》、《红楼梦学刊》、“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Philosophy, Culture, &Tradition”(加拿大),以及《佛教学报》(韩国)等境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中、英、韩学术论文250余篇。其中2007年,修订本大陆简体版《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2009年《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无一等)。《中国宗教史》获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刘道广    文学博士,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研究生导师、媒体艺术与设计系常务副主任(—2017年6月)。德国汉诺威大学(莱布尼兹大学)访问科学家(2011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佛艺中心访问教授(2010年)。台湾大叶大学视传设计学院客座教授(2002年)。台湾“汉声”主编(1990年—2004年)
 
 
张晓芒    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会长,现为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逻辑学会形式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逻辑学会逻辑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孟建伟    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首批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领域包括科学哲学、文化哲学和教育哲学。著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论科学的人文价值》、《科学与人文新论》等。论著《科学与人文新论》入选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罗  炤     北京房山石经与云居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德国海德堡大学客座教授。
 
 
冯   兵      国立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访问学人(2015—2016),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2010),主要从事儒家礼乐哲学以及传统礼乐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应用研究。曾获得过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联校教育社科医学论文奖以及厦门市优秀社科成果奖;在《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A&HCI)《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学术月刊》《光明日报》等海内外权威及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入选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华侨大学百名优秀学者成长计划等人才项目。
 
刘学雷       山东烟台牟平全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昆嵛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杜文玉       现任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陕西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隋唐五代史的研究与教学,兼及宋史、历史地理学、丝路研究等。已出版学术专著16部、编著20余部,主编学术专刊《唐史论丛》(CSSCI),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代表作有:《唐代军事史》《唐代宫廷史》《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五代十国经济史》《狄仁杰评传》、《西北地区历代地缘政治变迁研究》《大明宫研究》,主编《丝绸之路中国段文化遗产研究》丛书(10卷)等。多次赴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及地区讲学或进行学术交流。
 
 
李   丽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现主要从事民族学、民族文化产业专业方向研究。
 
 
沙武田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丝路中心教授
 
 
拜根兴         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东北亚历史研究所所长,池田大作香峰子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古代中韩、中日关系史,中国古代隋唐史研究。
 
 
蔡家和    台灣中央大學哲學所博士畢業,現任台灣東海大學哲學系教授、《鵝湖月刊》社副社長,擔任過《鵝湖月刊》主編、《東海文學院學報》等刊物編委。主要的研究方向為宋明理學,包括陽明心學、王龍溪哲學、程朱學,以及明末清初的哲學,如王船山、黃宗羲等思想之研究。開設過的課程包括當代新儒家、先秦諸子、宋明理學、中國哲學專題等等。主要著作有《羅整菴哲學思想研究》、《王船山讀孟子大全說研究》,並有期刊、專書論文、會議論文數十篇,包括有宋明儒者、清初儒者、韓國儒學等文章。
 
 
蔡晓梅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硕士生导师。美国俄勒冈大学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酒店管理与社会文化地理的研究与运用,著有《新文化地理学文献导读》、《旅游学》等专著,参与完成粤港澳旅游发展规划、云浮新兴六祖故里禅文化旅游产业园系列规划等社会服务工作。
 
吴宏岐       陕西省宝鸡市人。1981年入读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1985年获理学硕士学位并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唐史研究究所硕士研究生生,师从著名历史地理学学家史念海教授攻读历史地理学,1986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留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在职攻读历史地理学博士研究生,199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历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副主编。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人文社会科学)。2005年引进到暨南大学,现为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季刊)编委、《历史地理》编委。长期从事历史地理学、中国古都学、区域环境史、澳门史地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已出版《元代农业地理》、《西安历史地理研究》、《史记与中国地理》、《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明清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研究》、《时空交织的视野:澳门地区历史地理研究》等著作十多部,在《中国史研究》、《新华文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澳门研究》和《文化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二百篇。
 
 
蔡尚伟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美丽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美丽乡村研究中心(四川大学)主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文化产业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中国“2009文化产业年度人物”,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之一,中国新闻奖评委,长江韬奋奖评委,中央电视台节目评估专家。34岁开始指导博士生,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传媒博导”,后因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突出表现,被媒体冠以“蓝海水手”“麻辣教授”等一系列标识性头衔.2010年,创作歌词38首并在成都市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销售,引起媒体广泛关注。2012年起,带领团队在人民网权威发布美丽中国研究年度报告:《“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研究报告》和《“美丽中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建设水平研究报告》。
 
 
 
何言宏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出版有《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坚持与抵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介入的写作》(上海三联书店,2007)、《精神的证词》(吉林出版集团,2010)、《知识人的精神事务》(昆仑出版社,2013)和《介入与超越》(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等专著与论文集,另有论文多篇。《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13卷18册,900万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总主编,兼任其中《诗歌卷》主编;另主编有“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评传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二十一世纪作家文库”(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等。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两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两次和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金陵文学奖”、“《当代作家评论》奖”、“《扬子江评论》奖”等多项。
 
 
朱丽霞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霍桂桓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美学基础理论研究、西方美学史、西方社会学理论、西方哲学、西方当代哲学、现象学哲学和社会学理论、社会哲学、文化哲学。
 
 
李章印         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山东大学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诠释学》编委等。研究方向为生存论现象学,以海德格尔生存论现象学为主,包括生存论现象学与科技哲学、生存论现象学与佛教、生存论现象学与基督教、生存论现象学与伦理学、生存论现象学与中国古学等。出版专著《自然的沉沦与拯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赵晓阳           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社会史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近代社会史常务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中心副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宗教问题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为美国哈佛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南非开普敦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近代宗教史、近代社会史、中西交流史研究。
 
 
蔡耀明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佛学研究所博士(1997年12月),现职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其专长领域为佛教哲学、印度哲学、生命哲学。已出版四本专书,分别为《般若波罗蜜多教学与严净佛土:内在建构之道的佛教进路论文集》(2001)、《佛学建构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学与如来藏的理路》(2006)、《佛教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资讯》(2006)、《佛教视角的生命哲学与世界观》(2012),曾经担任台湾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通识教育组组长、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所长、现代佛教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台大佛学研究》主编。
 
 
王培华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历史文献学、史学史与历史理论、中国古代史、环境变化、北京史、西北水利矛盾与分水制度、江南官员学者的西北水利思想史等。主要讲授课程: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记和汉书研读。兼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北京史研究会理事。
 
 
王双怀       历史学博士。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和中国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开设“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和“隋唐文化史”等多门课程。主持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国古代史)和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灿烂的唐代文化)。荣获“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和横向课题。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2部,参写著作20部,在海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二百篇。现为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武则天研究会会长、西安唐代文化史学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
 
 
张童心      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文学院历史系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上海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学科(文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大学人文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宁稼雨         文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校文化素质教学部主任、韩国高丽大学外籍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其一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研究,代表著作为《中国志人小说史》《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其二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研究,代表著作为《魏晋风度》《魏晋士人人格精神》;其三为中国叙事文化学的研究,代表著作为《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题类型索引》及相关论文等。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与省部级奖励。
 
 
谢龙新         湖北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楚天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叙事学、符号学、文化理论。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国际检索系统A&HCI收录2篇(其中1篇为英文文章),CSSCI收录10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目前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项。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1项(湖北省政府,2015),湖北省委宣传部社科期刊优秀论文奖1项(湖北省委宣传部,2012),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陈鹏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主任,研究生导师,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理论经济学博士后;兼任中国高校影视产业与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文化发展中心智库专家,《法制日报》(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特邀研究员。
 
 
李永平       字贯一,号三谛。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博士(2008年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历史学博士后,民族民间文学比较和文学人类学与比较文学博士生导师。陕西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学术委员、研究员,美国波士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学人类学、比较神话学、民俗与遗产学、东方古代文明等。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2 项,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专项等科研项目、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 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近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思想战线》《文艺理论研究》《民俗研究》《文史知识》《外国文学研究》(A & H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 余篇。 
 
 
 
杨岚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化素质教学部主任,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美学。重要著作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合著),《人类情感论》,《情感世界解析》等。
 
 
厉 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 研究员、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 资深研究员、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舆情研究工作小组” 组长、中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决策咨询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华夏中国边疆史地文化研究中心 主任、中国民族历史学会副会长、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发展研究中心 理事长;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研究咨询小组 特聘专家中国政策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 特邀研究员
 
 
陳光興(Kuan-Hsing Chen)自稱萬隆份子,是民間機構亞際書院執行長、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負責亞太/文化研究室,曾任教新竹清華大學二十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韓國延世大學、北京清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上海大學、嶺南大學、非洲Makerere 大學、伊索亞大學等等訪問教授。著有(2011)《脱 帝国 方法としてのアジア》,丸川哲史譯,東京:以文社;Asia as method: towards Deimperializa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2006)、《帝國之眼》(2003,首爾:創批,韓文版)、《媒體/文化批判的人民民主主逃逸路線》(1992);共同編有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1996)、Trajectorie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998)、《陳映真:思想與文學》(2011),《白樂晴──分斷體制.民族文學》(2010),《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歷史方法分》(2010)、《異議──台社思想讀本》(2008)、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2007)、《Partha Chatterjee 講座: 發現政治社會:國家暴力、現代性與後殖民民主》(2000)、《瓦解殖民世界──Mahmood Mamdani讀本》(2016)。近年來,他參與推動「西天中土──印中社會思想對話」(2010-)與「亞洲現代思想計畫」(2012-),成立亞際書院,任創院理事長,現任執行長,於上海雙年展策展「2012亞洲思想界上海論壇」與「亞國際雙年展」(2014-),於亞洲各地組織2015「萬隆/第三世界六十年」系列論壇(2015)。目前參與推動「瓦解殖民地球:一個接地氣的世界思想運動」方案,其中包括規劃設置亞非拉研究院在中國美術學院、亞洲社會科學委員會、異次元世界中心、批判性文創實驗(工)場,與「駁議圓桌」;《陳映真的第三世界:瘋子、左翼、分斷與去/殖民》在完成中。他是《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的核心成員,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Movements國際刊物與《人間思想》刊的共同主編。近作包括《陳映真的第三世界:五十年代左翼份子的昨日今生》(香港:大家良友書局、北京:蜜蜂書店,2014)。除了寫作,他也是記者、編輯、出版人、策展人/組織者、卡拉OK歌手、iPhone攝影師、廚子、藏傳隨緣弟子。
 
 
江柏煒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博士,現任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主任。歷任金門大學建築學系主任、閩南文化研究所所長、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等職,以及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Coordinate Research Scholar at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2009-2010)。長期投入建築史學、閩南文化、僑鄉研究、華人華僑研究、文化遺產保護及冷戰歷史等領域。尤其聚焦於金門島的文化遺產研究、保護及活化利用,亦有許多具體實踐的案例。
 
 
张秋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室内环境艺术与文化研究、 家具设计与文化研究。成绩:专著1部,主编(编著)著作4部。发表正刊论文40余篇,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5项。 
 
 
林葉連       生於1959年,臺灣南投人。中國文化大學文學博士,師承俞樾(曲園)、章炳麟(太炎)、黃侃(季剛)、潘重規(石禪)一脈相傳的學術。曾任臺灣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所所長。2016年,曾任內蒙古大學客座教授。現任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所教授。1993年,在河北石家庄與夏傳才教授等共同發起「中國詩經學會」成立大會,從此,每二年在大陸各地召開一次學術研討會。2004年,在承德避暑山莊榮獲「中國詩經學會」頒發詩經研究單行本組第二等獎。著有《中國歷代詩經學》、《說文古籀補研究》、《詩經之學》、《國學探索文集》、《劉向經世文選讀》、《修身自勉古鑑》等。太極拳方面,已有30餘年資歷,為現任「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葉文寬副會長的弟子。
 
 
吉廣輿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曾獲「中國語文獎章」、「聯合報文學獎」散文首獎 等獎,歷任「佛光出版社社長」「佛光山文化院執行長」等職,先後任教「高雄師範大學」、「南華大學」「義守大學」等校,著有「宋初九僧與其詩」「漢魏樂府詩詮證」「孟瑤評傳」「中國禪宗思想史」「瘂弦評傳」「方杞散文」「丹心人」「人生禪」等六十餘部著作。
 
 
斯琴高娃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蒙古文化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佛教文化。目前担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党的宗教政策、佛教文化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蒙古佛教文化的研究工作。2007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至2010年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亚非文化研究所做博士后。目前是硕士研究生导师。
 
 
 
郑秀才        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会长
 
 
 
黄振南         壮族,历任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广西师范大学地方民族史研究所所长。曾当选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杰出青年、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广西少数民族古籍工作先进个人、广西文史研究馆馆员、广西师范大学首批优秀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就业工作导师先进个人、广西师范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获得者、广西师范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具有研究员、教授两个正高职称。群团及社会兼职: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历史学会副会长(曾兼秘书长)。
 
 
 
王德埙          汉族, 生于1950年,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科一等奖获得者。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名梁          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黄石人,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现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国际商务硕士(MIB)学科带头人,兼任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入选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天津市高校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天津外国语大学首届未来之星,第二届青蓝之星。先后在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从事工商管理博士后研究,美国马里兰大学访问学者。曾担任天津市津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挂职)。【社会兼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史学会理事,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人力资源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品牌学会理事,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创业导师,天津自由贸易区创新创业中心创业导师,中国(教育部、商务部)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评审专家,“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专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评价专家,中国教育智库联盟专家,光明日报(光明网)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iWaes)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兼任《职教通讯》、《当代职业教育》等期刊编委。【科研获奖】曾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核心论文80余篇,获第七届高等教育天津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高校智库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多个省部级奖。【媒体影响】就创新与创业、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等问题多次接受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的专访,并受天津市人大常委会邀请为在津全国人民代表做双创专题报告,受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邀请在人民大会堂做关于众创空间发展的主题报告。【企业培训】曾为深圳富士康、天津电力、津南区组织部国内外几十家企业、政府做过内训和管理咨询。【主要研究领域】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品牌管理等。
 
 
 
王耕利,笔名:圣川;斋号:耕砚堂;现居北京市。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北京榜书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名家联合会副会长。《艺术100》栏目艺术总监,中国廉政建设网书画艺术顾问。北京春秋拍卖有限公司书画收藏品顾问。幼承庭训,笃好翰墨,尤其对中国书法博采众长,遍临《曹全碑》、《石门颂》、《张迁碑》等古帖。长于楷行隶草,风格平和简静,法度森严。其行书线条美观而流畅,隶书法度中有魏碑韵味,古朴浑厚,清灵飞动。作品书写流畅,厚重沉稳,既有现代清新之感,又有古典质朴之美,实现了景致与情怀,传统与个性的和谐统一,彰显出独特的艺术笔墨与风格。曾在2010年人民艺术杂志社任编委;2011年任中华和谐盛世图组委会副主任;2012年任中国儒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首都法律援助中心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2010年海峡两岸书画大展获大奖,2011年中国国土资源部书画展获奖;被东盟十国,南非大使館,外蒙大使館,阿曼大使館,孟加拉大使館,中国扶贫委员会收藏。先后被评为2012年度“十大具有社会责任感艺术家”并获得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作品被毛主席纪念堂、朱德纪念馆、中国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首都法律援助公益委员会、人民代表报,人民艺术,首都图书馆等收藏。人生格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诚信处世,宽怀待人。
 

闫宝福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研究学者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战略合作 | 版权声明 | 咨询服务 |
北京炎黄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京ICP备2022004148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