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格尔把艺术归结为“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的系列。渊源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样式丰富多彩,不仅有以上这些,还有诸如独步于世界艺术之林的书法之类的特殊样式。在这些传统艺术样式的实践与发展当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审美观念。
中国的这种传统审美观念认为,天地之间有一种化生万物的“道”,它是美的根源,是天地之大美。《庄子·知北游》中就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 有时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家们的实践就是围绕 这个命题而展开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模仿自然”,这反映以古希腊文化为渊源的西方传统审美观念。所以,西方传统的审美观点就认为能准确生动地表现物,也就是具象 的表现,这就是美。于是乎,西方的雕塑、绘画等艺术样式追寻的就是逼真、强烈地反映事物真实、表达人物的强健、风景的美丽,焦点透视、比例、投影等技术手 段的运用,黄金分割律的发现才会出现在西方的艺术表现实践中。
而与西方传统的审美观念相左,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认为,美虽然不能离开形,但美的本质却不在于形而在于神。因此中国传统艺术对美的追求是由形 入神、以形传神。中国的绘画、建筑、书法、音乐、诗歌等艺术均是被看作对物的表达,这些艺术样式要表达、追求的是传神,这就不仅仅满足于形式的华丽、感观 的愉悦,而深入到其内在的意蕴。这种审美要求相对于西方艺术的具象美来说,是一种意象美的审美,是更进一个层次的的审美。追求“神”的艺术审美传统与中国 传统哲学思想认为美的根源是“道”的观念是一致的。神似乎是一种虚无飘渺、空灵踢透的境界,它其实是万物得之于自然的“生气”,是生命的张力。这种生命力 无形无体,却决定万物的生命,所以被称之为“神”。可见,神是源于化生万物、天地之玄的“道”。万物之所以美,是在于其的生气,在于神,所以从这种哲学思 想出发,对于美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对“神”的表达和追求。中国的艺术家不刻意为美而美,他们作品的美更多地以抓住对象的精神实质而表现出来。中国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因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而对创作对象全身心地投入,“物我两忘”,浑然而一体,与客观创作对象产生共鸣,抓住对象的精神, 将自己的、对象的生命力所表现出来。例如日常应用的汉字,在书法家的作品中,那些的线条成为表达生命的元素,组成的“字”成为具有生命的意象,这是书法家 生命力的融入,也是象形文字生命本身的的表达,结体章法等无不是生命的表现形式。徐悲鸿的《奔马》,其强有力的动感正是生命的体现。花、、鸟、虫、鱼均能 入中国画,关键也正是在于艺术家所表现的精神。松、兰、梅、竹之所以成为中国画的永恒主体,就是因为它们傲寒的生命力,这已不仅仅是客观物体的生命,也成 为了中国多少文人墨客、艺术家的人格标志。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之所以在中国传统艺术审美观念中成为 美的典范,是因为它表达的幽雅、恬适的精神境界是生命力的升华,是“道”——最初的本源的回复。中国诗歌意象所承载的精神、生命是沉重的,是以为“文以载 道”(刘勰《文心雕龙》),“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作为天地之大美的根源的“道”虽然是“道可道,非常道”的,但是作为对美的追求的神,即艺术 中的生命力确实每个人可以以自身去感受的、去创造、去探索的,所以才会有了文人必精“琴棋书画”之则。中国艺术作品中生命力不仅仅是事物内在的精神,还有 “忘却自我”的艺术家物化在作品中的“神”,这是审美主体的“神”与审美客体的“神”的统一。这两者的结合达到中国传统艺术审美观中“美”的臻致。
中国传统美学在追求“神”的审美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重直觉、重体验、重感性的特质,适合相对于西方美学传统的重逻辑、重知解、重理性的特质属于不 同层面。现在与中国传统艺术观类似的艺术思潮正在西方一些国家兴起,西方现代派艺术也正在往追求表现生命力的方向探索(当然这与中国传统的“神”还是有文 化本源上的不同)。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为了追求“神”,追求最初的本源的“道”,中国传统的艺术表达有时走向了极端,甚至影响到了时代的思潮。崇尚本源 的“美”反映在人身上成为了消极遁世,隐逸山林;并且一味强调“神”,造成虚无,作品想求“雅”却成为清高。在现今的艺术实践中,应把中国的传统美学与西 方美学之间形成一种逻辑的、历史的互补关系,才能使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在现代的传承中具有适应时代的新鲜活力和生命张力。